法治北京


北京監察委成立近1年留置61人 監察對象覆蓋近百萬公職人員
發佈時間:2018-01-08 14:35:38【我要糾錯】【字體:大 默認 小】【打印】【關閉】????原標題:監察對象覆蓋近百萬公職人員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 本市作為監察體制改革的三個試點地區之一,北京市監察委以及各區的監察委成立已近一年,這一年當中成績如何?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監察體制改革啟動後,監察對象人數從21萬增加到99.7萬,12項調查措施全使用,留置61人,把原來紀委台中包通馬桶和檢察院負責追逃追贓工作的力量統一整合為監委第十七室後,2017年北京市共追回外逃人員32人,是2016年全年的兩倍。

????去年追逃成果是前年的兩倍

????2017年1月20日,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選舉張碩輔為市監察委員會主任,市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任命市監察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標志著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正式成立;3月21日,市紀委市監委機關召開全體幹部大會,標志著市監察委員會轉隸組建工作順利完成;4月19日前,北京市16個區監察委員會全部成立;8月底,全面行使全國人大授權的12項調查措施。

????這樣的快步前進離不開相關方面的重視,自2016年10月中央賦予北京市改革試點任務以來,北京市區兩級都是由書記擔任“施工隊長”,具體工作上,比如實現紀委和轉隸人員談心談話全覆蓋,制定轉隸期間人事關系台中通馬桶推薦、編制、固定資產等管理辦法等。

????改革後,市紀委市監委機關共設29個內設機構,比改革前涉改單位機構編制總數減少4個,16個區紀委監委機關內設機構數在14個到17個之間,共減少5個。專設信息技術保障室,強化監督執紀信息化支撐;專設一個負責追逃追贓和防逃工作的紀檢監察室,追逃追贓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完善。

????根據監察體制改革方案,曾經隸屬於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反瀆職侵權局、偵查指揮中心、舉報中心、職務犯罪預防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整體轉隸到北京市監委。全市從檢察機關共劃轉編制971名,實際轉隸772人,其中市本級229人,與市紀委原有人數相當。轉隸後,所有人員全部打散分到各個室,優勢互補。把原來紀委和檢察院負責追逃追贓工作的力量統一整合為監委第十七室後,2017年北京市共追回外逃人員32人,是2016年全年的兩倍。

????監察對象從21萬增加到99.7萬人

????北京市紀委介紹,改革後,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全市監察對象達99.7萬人,較改革前的21萬人增加78.7萬人。試點以來,北京市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10186人次,同比增長55%。北京市區兩級黨委對反腐敗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加強,黨委書記批準立案及紀律處分件次明顯增長,問責數量大幅提升,釋放出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改革成效正在進一步顯現。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制度上也有專門設計,在改革中,北京市監委從內部權力制衡做起,明確權責邊界,領導班子分工實行監督、審查、審理、案管“4個環節”分離。市區兩級內設機構均實現“監審分設”,執紀監督部門負責聯系地區和部門的日常監督,審查調查部門專司執紀審查和依法調查,實行“一次一授權”。北京市建立瞭涵蓋組織決策、執紀執法、紀法銜接、監督制約等4個方面36項規范的制度體系, 采取留置措施需“報同級黨委主要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審查(調查)”,而“對局級或相當於局級的監察對象采取留置措施的,還需報市委主要領導批準”。

????12項調社區公寓大廈抽肥查措施均已完成試用

????北京市對改革方案確定的12項調查措施均已完成試用。監察體制改革中,留置取代瞭“兩規”措施。2017年4月7日,北京市通州區監察機關的工作人員第一次對被調查人宣佈使用留置措施。截至目前,北京市對61人采取瞭留置措施。其中,市監委機關留置7人、區監委留置54人。留置平均用時58.5天,較2016年“兩規”縮短20.2天;檢察機關辦理監察機關移送案件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平均用時僅7天、16天;通州區辦理的全市第一例留置案件,從4月7日采取留置措施到5月5日解除留置措施,用短短28天的時間順利辦結,從初核到判決也僅66天。

????在執行過程中,北京既堅持用好包括留置在內的12項調查權,也對留置審慎使用。例如,西城、朝陽、昌平等區監委還探索瞭未留置案件直訴辦理模式,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9起涉嫌職務犯罪案件采取不經留置直接移送的方式,進一步提高瞭案件處置效率,節約瞭辦案成本。12項調查措施中,查詢、調取、談話作為經常性的調查取證手段使用最多。詢問、訊問、留置、扣押、凍結等手段在監委對相關案件立案調查後使用較為普遍;搜查、查封、鑒定和勘驗檢查手段系在確有必要時采取,使用較少。

來源: 北青網(責任編輯:王婧)
arrow
arrow

    ldr515rh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